几年前曾经写过关于Klinik Kesihatan的经历。这一次就来一个自己最害怕的部门——
![]() |
怡保文冬区政府医院牙科部。 |
从小到大就是一个很不会照顾牙齿的人,
许多年前两颗门牙之间破了一个洞,上次翻补的牙医手工不好,不止表面没有磨平,某部分也经常刺激到牙肉经常出血,久而久之门牙中部就越来越暗黄,拍照不露齿的我更加不爱笑。由于老外前段时间去了一家私人牙医补牙,对其服务相当满意,我就下定决心上门去补救一下奇丑无比的门牙。问诊时告知了牙医门牙上方有颗与我相处了非常长时间的一个牙包,由于怀疑是门牙洞口内部受感染发炎而引起的,所以照了x光更证实她是对的。她建议我做根管治疗手术,费用不多,500令吉而已。天啊, 还说他们诊所的价格已属于便宜的范围内了。当然我说先考虑一下,如今长年没有收入,有幸没多几幅人像画才打算。
那一次补牙再加40块钱的X光费用就花了120块,心想政府牙医需要多少钱呢?上网查询得到的资料不多,而且也是蛮久以前的价钱,每个答案也不一样。过后当然能逃避就逃避,根管治疗想到就觉得恐怖,还是暂时做个鸵鸟不去面对这个问题。人算不如天算,上个月打了第一支冠病疫苗7天后,牙龈突然痠疼一整天( 后来诊所方面说与疫苗没有关系),这就不得不重新重视这个问题,以后的人生得空得空又来痛几次的话,还怎么活啊。
几天后就去拜访了怡保Buntong的政府Klinik Pergigian。政府牙医与私人牙医的差别有多大?比较恐怖吗?小时候曾经陪弟弟去过家乡的政府牙医,一块钱无麻醉药就可以拔一颗牙,恐怖程度到今天都还记得。奈何还是得战战兢兢地上阵。
冠病期间再加上已经下午三点多,诊所人潮并不多。登记、付一块钱(三十多年后依然还是一块钱)再拿了号码后,就去一个柜台量血压——这个步骤私人诊所是没有的。之后就会被叫到其中一间诊室,了解了自己的情况后,医生将每一颗牙齿的状况记录在案(她是一颗一颗以号码来告诉护士一大堆我听不懂的,我猜是记录吧?)。她给我两个选择,直接拔除或是做根管治疗,为了无后顾之忧,我选了根管治疗。接着就是去照X光,这部分要讲一讲。在我之前去的私人诊所,x光房是由一张电脑桌,X光机再加一张塑胶椅子组成的小房间。病人披着像婴儿围巾一样的防辐射装备坐在那椅子上,咔嚓…….医生就会在电脑上跟病人讲解X光的内容,这是40令吉的服务。政府呢?X光室中间有一张看牙医时那种可以调至躺下姿势的椅子,他们会让你批上像避弹衣再加一层由肚子盖至脚部的防辐射装备。照完X光不久医生就告知牙齿状况再通知下一次疗程的预约时间。
政府医疗的缺点之一就是(若非紧急状况)下一个预约时间通常都比较久,一般都是一个月后,而验血报告则多数两个礼拜后才能拿到。另外每次门诊的医生都有可能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会担心他们所知道的资料是不是一致。然而个人认为如果不是什么急诊大病,务实的政府医院还是不错的。
根管治疗手术安排在一个月后,即是今天下午三点(9月28日)。我提早十五分钟到达,登记量血压后等大概等十分就被叫进诊室。牙医很细心地把每一个步骤都告诉我,再加上通常政府牙医都有junior边当助手边学习,所以在他们的谈话当中也可以略知一二。
首先做的就是局部麻醉,麻醉针刺在上颚真的很痛,而且还要连刺几针。(再次声明我很少看牙医,可能我忍痛程度比较低,嘿嘿。)在确定嘴巴没有感觉后,手术正式开始。初时我的下颚因为害怕不自主地一直发抖,因为之前想象的是会把螺旋起子一样的针刺进去牙肉里旋转再抽取坏死的牙髓,啊~~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那样的。 首先在牙齿后方开个小孔(不是牙肉),这过程是没什么感觉的,只是偶尔的酸麻罢了。牙髓抽完后就用针筒模样的器具冲洗根管(这里带有游泳池的味道),然后就瞧见不停有20多mm的细针在眼前扬来扬去,后来通过谷歌了解这是在注入临时充填材料,当小孔完全覆盖后便完成了。整个手术过程差不多45分钟,最后就是出去柜台付钱以及等候下一次疗程预约时间的通知。
大家都好奇到底多少钱吧?六令吉,是的,RM6, enam ringgit。下一次疗程会付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比起私人牙医的最低消费500令吉来说,我觉得身为马来西亚公民确实是幸福的。许多人情愿花上千令吉也不屑或不信任政府医疗,然而在当今时势,再加上大家每年所付的所得税,为何放弃这公民的福利呢?其实许多人清楚政府医院的医疗器材比许多私人医院好,只是人们始终相信“有钱使得鬼推磨”,花钱才是生命安全的保障。
当身边的老外都会享用这身为大马人夫的福利,我想不到任何理由不去凑一份热闹,尤其在这入不敷出的可悲年代。
待续。。。。下一个疗程再继续记录。
*今天第二天,治疗部分暂时没有什么不适,那颗牙包也缩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