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凡女人的人生足迹: 第4-6日:越南北征之洞海篇

Sunday, 10 March 2013

第4-6日:越南北征之洞海篇
























越南岘港后第一行程——洞海。由岘港巴士总站搭巴士大概大概5个小时,价钱为2.70美金,相当便宜。


洞海位于广平省(Quang Binh)沿海地区,当地居民主要为渔业及农业维生。当时由于开始入冬,温度大概摄氏22度,所以十分凉爽。这里最著名的就是被列入为世界遗产的风芽喀班國家公園(Vườn quốc gia Phong Nha-Kẻ Bàng),既是我们来此地的目的。

由于观光地点不多,洞海旅游业发展并不发达。观光地就只见老外及当地居民,不像其他如下龙湾般那么多中国或韩国游客。原因也许中国大陆拥有更多此类岩洞,实在没有必要大巫见小巫。我们入住的廉价酒店大概为13美金,另外也以5美金租了摩多车代步。

我们清晨7时由酒店出发,以1小时半摩托车车程到达风芽喀班國家公園。以一个常年住在不大不小的吉隆坡的小妹来说,沿途的基督教小村庄、随地坐下玩乐的儿童、沿路一坨坨的牛屎都是十分有趣的画面。由于娜已经去过了风牙岩洞,我们继续骑车半小时往天堂洞奔去。



 

















天堂洞,一座2005年才被英國洞穴研究協會发现的新洞穴,当时的震撼也为此地赢得了"天堂洞"之美称,此洞在2010年才正式开放。入门票为120,000盾(大概美金5.70)。还未到达岩洞之前必须拾级524级的阶梯,或选择走斜坡路。



满头大汗穿越了热带雨林后就到达凉似冷宫的岩洞。喜欢这里的感觉是因为没有一般商业化岩洞的彩灯,平实的暗黄色让洞里的风光更显得神秘、梦幻。

洞里面有一些年轻人驻守,他们称自己为看守员,但也会问你需不需要导游讲解,当然过后是会要求小费的。与世界任何岩洞一样,这里也以各型各状来取名或篇故事。道教对越南影响深远,所以岩洞里充满了佛祖、嫦娥、福禄寿等的雕像。

过后我们有尝试去风芽的湿洞,可是由于天气实在坏,也担心必须摸黑骑车,我们就赶紧回程。虽然沿路风光明媚,可是旁晚骑电单车实在不好受,回旅店时手脚冰冷,嘴唇也发黑了。洗了澡后也不管天跌下来,晚餐没吃就倒头就睡。睡梦中舌干口燥、体内发热,还好第二天早晨恢复状态,这就是没有携带足够寒衣的后果,吉隆坡人骑摩托还真不堪一击。由于交通方便问题我们在此地停留3日,第3日乘搭夜车往下一个目的地~宁平。











洞海美食

1.Cháo canh cá lóc




当地酒店推荐的鱼肉面。cá lóc 就是我们的生鱼,也是这里的特产。这家店鱼肉新鲜、汤底鲜甜,再加上浓浓的胡椒味,让前一晚寒风侵蚀的身体立刻恢复温暖。这里的面与一般米线不同,虽然幼细但蛮像大马的青面,就是我们一般用面粉做的。另外也点了可蛋卷,清脆可口,但也让我开始察觉喉咙不适了。



2.Cháo lươn

接下来就是隔几家的鳝鱼粥了。其鳝鱼幼细,看起来有点可怕,但是味道实在鲜甜。本以为日本鳗鱼我们就爱吃,这里只是切成小条,有什么好怕的。后来到了当地菜市场一游,嗯…其真面目是有点吓人的哟。


小记:越南語Cháo,念“chao朝”]),就是我们的粥或稀饭。



3.Dầu cá hồi 




当时沿海逛逛看有什么可当午餐,就找个人多的吧。结果就发现这家卖焖鱼头与海鲜的。鱼头呢,应该是因为番茄的关系,所以汤底带点酸,整体来说是蛮开胃的除了焖鱼头,我们点了客烤鲜蚌 (Diep)。实际上我不懂这该称为什么,外表看起来像我们常吃的贝,但是它是整只的,就像我们的Lala一样,但更大只更鲜甜美味,很赞! 在想起那鲜蚌,还真回味无穷。


洞海市井之图

顺道去了当地的菜市场一趟,大开眼界。

洞海以渔业为主。

小贩们吃饭也得捧着。“揾食”艰难。

这就是鳝鱼粥的前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